其实就五个字:时间不等人。
譬如说一些相亲类软件,像是牵某。秘密就是26这个数字,这是女人最好生育年龄。
只须过了这个年龄,无论外表如何修饰,或者怎么样被夸“看着比实质年龄小”,身体内的器官是不认的,它们一年比一年衰老。
而且一旦过了30岁,假如还没找到适合的结婚对象(接盘侠),无论是从心理到物质,一部分女孩都是重压非常大的。
反映到这类软件上,兄弟们会发现:只须自己经济条件稍微好些,把收入填高中一年级些,照片拍的看上去有钱些,上面的女生便会前赴后继,无比主动。
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了。在这类软件上你如果约狠了,系统都会急了号码被封。
大家有的稍微条件好的兄弟,最喜欢混迹这类相亲活动和社交软件。他们是想结婚吗?绝对不是,在一二线城市,有很多想找高富帅的妹妹,源源不断。
我认识不少富豪,把这类软件当作不收费的玩耍平台。
线上不少女孩或许会说,日常无需男性。可是在线下,我所看到的,都是各种主动。
近期有个兄弟,家条件还算很好,有个几套房,好几个大龄的妹妹,才认识几天都想搬去他家,有一个没几天就去给他洗衣服做家务。
线上各种厌男,线下又各种雌竞,很魔幻。
现在婚恋公司都异常赚钱,我有个朋友就是干这个的。致使这个行当出现的本质缘由,是当下婚恋的本钱愈加高了。
婚恋这件事,已经成了地方财政的一部分。你要不买房,土拍不给力,哥几个日子都过的昏暗。
但土拍如果给力了,兄弟们又吃不消了。
当婚恋本钱高于大部分人的承受能力之后,便会出现两个现象:
1、男的满足不了女方的需要,获得不了异性资源,就只能求助于这类相亲机构,或者去社交软件(近期的“红姐”事件,也是一个性压抑下的缩影)
2、女的找不到能满足需要的男的,也只能求助于相亲机构、社交软件。
婚恋本钱的存在,从客观上就决定了,有相当一部分人是进入不了婚姻里的,也不会有后代。
任何的经济政策,都是有两面性的,只不过两害取其轻罢了。
所以我常常说:不少女生的择偶模式,更像是一场倒计时游戏。时间到了,无法也是无法。